甘肃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省,位于中国的西北角,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每个省份都有自己独特的行政区划体系,甘肃也不例外。近年来,甘肃省的行政区划发生了不少变化,要想了解甘肃这片神秘而古老的土地,必须掌握它的行政区划演化历程。

早在春秋战国时期,甘肃就是西凉地区的重要部分,属于凉州。汉代时期,甘肃地区被划归为河西郡和天水郡。唐代时期,甘凉地区成为了安西节度使的治下,是唐朝在西北的主要边疆地区。宋元时期,甘肃地区属于西夏和蒙古的统治范围,其后被归为四川总督辖区,明清时期,尚志、靖远、临夏、庆阳等显要人物的拓境和边疆政策,扩大了甘肃的疆域。1913年,中华民国政府颁布《宝清省分宪》后,甘肃开始转入省制。而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,甘肃在行政区划上还是以道、府、州为单位。

新中国成立后不久,甘肃省的行政区划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。1952年,甘肃行政区划按照中央独立号令的要求,调整为以省为单位的地方行政区划。1954年,再次调整后,甘肃省下设20个地区。1980年,甘肃省行政区划进行大整合,将原先的20个地区变为14个地区。1994年,甘肃省进行了进一步的行政区划调整,将原先的14个地区调整为12个地区。2000年至2003年期间,甘肃省先后调整了天水、白银、嘉峪关等多个市的行政区划,新增了庆阳市,目前甘肃省下辖14个地级行政单位和24个县级行政单位。

甘肃的行政区划演化历程已经持续了数千年,而近些年的调整则更是有力地促进了甘肃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。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省份,甘肃在区域协调和资源整合上还将面临很多挑战,但相信在不断创新改革的路上,甘肃一定会迎来更加辉煌的未来。